本文为《青岩古镇游:第三部分》,介绍青岩古镇南城门内的景点:
赵理伦百岁坊--基督教堂--内城南门--迎祥寺--沿街商铺
下图、进入南城门,首先看到的是具有170多年历史的“赵理伦百岁坊”。
对联:试问寿如何绛县名贤输廿八 欲知春几许皇家盛典重期颐
百歲坊 昇平人瑞 趙理倫
钦赐
百歲坊 七葉衍祥 趙理倫
对联:琴鶴守家風三萬六千餘日月 岡陵開國瑞一堂五世拜絲綸
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,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牌坊高9.5米,宽9米,呈四柱三间三楼四阿顶式。由青岩本地石材“白绵石”所建,颜色洁白、历久弥新。四柱南北均有石狮护柱,狮高1.5米,前爪握宝、后爪壁于石柱之上。正中横梁上镂空雕“二龙抢宝”。南面正中刻有“升平人瑞”四字。此坊的主要特点是,4根立柱抱鼓石不是“抱鼓”,而是石狮。8尊石狮均尾朝上头朝下,活像狮子下山。艺术大师刘海粟看了这些石狮,认为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。
清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,赵理伦102岁,朝廷特恩准为其修建百岁坊。该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结构,明楼脊饰龙吻,顶置石雕篆书“寿”字。明楼及次楼檐下均设立梯形石墩,浮雕神话人物等图案,中间嵌“圣旨”牌,当心间大字板题刻“赵理伦百岁坊”、“七叶衍祥”,在“七叶衍祥”中间上方亦署“钦赐”二字,另一面题刻“升平人瑞”,次间小字板题刻“敕授登仕郎、诰封文林郎、赐赠修织郎赵理伦百岁有二”等内容。
紫極飛綸雲成五色
青城獻瑞壽紀雙星
天意若私於一家百壽齊登豔說難兄難弟
皇恩無靳乎重锡雙旌並建還歌自北自南
江苏两淮盐运司翰林院编修※愚侄但明伦顿首拜题
但明伦(1782-1853),字天叙,号云湖,清朝贵州广顺州(今长顺县)人。为我国著名的抗英民族英雄。清嘉庆二十四年(公元1819年)进士,为长顺县"但家父子两翰林"之一。授翰林院编修,历任御史、湖南省、浙江省乡试主考官和会试同孝官。道光六年(公元1826年),任湖南岳、堂、澧兵备道,十年(公元1830年)赈洞庭湖大水灾,功绩显著。廿年(公元1840年)任江苏常、镇、通、海兵备道,廿一年(公元1841年)升任两淮盐运史。七月十六日,英军入侵扬州门户三汊河时,但明伦一声令下,顿时锣声四起,伏兵四起,远近呼应,军民齐心杀敌,使侵略军感到草木皆兵,寸步难行,大败英军,乘胜追杀,一举收复瓜州。九月初一,将英军打出图山关外,水陆肃清,九月十三日,逼英军出海,但明伦带领军民打退英军。保卫了扬州,使扬州及江北数郡人民免遭战祸。扬州人民纷纷题咏颂扬,并绘制"纪德政"八图名《淮南与颂图》刻石纪念他。表彰他的爱国行为。
但明伦文学造诣颇深,主要著作有《治谋随笔》、《升沈功记录》、《读史管见》、《资治通览观要》《耕织器具图说》、《白云山迹考》、《广顺州志稿》、《自批聊斋》等。特别是他的《自批聊斋》,功夫独到,是文学史上的优秀之作,他被誉为屈指可数的《聊斋志异》评论家。
九代中身花開益壽
三朝逸老木賜聲風 江南苏淞太仓兵备道翰林院编修年愚侄三玥顿首拜撰
基督教传入青岩约在民国十三年(1924年),四传入青岩最晚的宗教,由于传入时间较晚,一直没有固定的场所。1987年,由政府资助新建了现在的基督教堂。
纸质对联:认识上帝使无变有 信靠耶稣死而复活
迎祥寺始建于明朝天启元年(1621年)年间,始建者智安法师。清道光五年(1825年)重修。补造两厢、韦驮殿、牌坊及围墙。至道光三十年始完工,后有地方豪绅集资在迎祥寺旁建一小阁,供奉道教斗姆神,乡民久而不察,又将迎祥寺俗称为“斗姆阁”。
据有关资料所载,贵阳黔灵山弘福寺开山鼻祖赤松和尚是在迎祥寺落脚。康熙三十九年,在京供职的周渔璜正告假探亲在家,赤松和尚特请周渔璜为自己写的《黔灵山志》作序。故迎祥寺又被人冠以“黔山祖庙”之称,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木刻对联:白馬擁經來佛國光明普照 紅塵無夢到僧家法輪常轉
对联:眾生念佛有口不須閑講論
彌陀本願五提佛號度朝昏
评论